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澳媒:中国的政策综合了“和”与“仁”思想,西方需认清中国!

澳媒:中国的政策综合了“和”与“仁”思想,西方需认清中国

时间:2025-11-10 07:18:49 来源:贪天之功网 作者:综合 阅读:348次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6月11日文章,和原题:认清“中国威胁论” 对所谓的澳媒“中国威胁论”,公众讨论和战略分析存在一个漏洞。中国随着“中国威胁论”迅速成为向战争演变的策综前奏,中华文化中的合仁思想观念,及呼吁人类不同文明相互学习,思想或多或少被忽视了。西方需中国内外交织的清中政策综合了“和”与“仁”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关于谁更强硬的澳媒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中国威胁论”愈演愈烈的中国现象,暴露出两个相互交织的策综战略性问题。首先,合仁“中国威胁”被用来夸大中国的思想侵略和领土扩张倾向。其次,西方需对“威胁”的误判,忽视了中国继续将“独立自主”作为抑制冲突的手段,特别是对“伙伴关系”而非“同盟”的政策偏向。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被写入了宪法,但现实主义分析却几乎从不提及这一点的实际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一直呼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广交朋友”。这一准则越来越多地被用来确认国家之间在解决分歧方面的平等和互惠关系。

  “独立自主”肯定“和合”,排斥“霸权”。霸权现在已被认为是一种自取灭亡的现实主义,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霸权导致过度扩张。和合是反霸权的警告,同时谴责矫饰的文明优越性。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复杂世界,和合称赞多样性和主权国家的独立自主,反对排他的、片面的普世主张。

  这种做法植根于中国从始至终对联合国集体安全的支持。即使曾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遭受贸易封锁、被美国领导的同盟包围,以及遭到核威胁,中国仍倾向于避免战争,选择外交。西方批评家热衷于指责中国违反“基于规则的秩序”,但往往忘记了中国通过成功的外交谈判确定国界。

  中国没有奉行领土机会主义,并协助稳定了苏联解体后的中亚新国家。中国的边界谈判基本上也反映了其“睦邻”政策。一个所谓的“崛起中的超级大国”居然没有持续的军事侵略和海外征服。对于这种情况,那些迫切要求加强威慑的现实主义者应该如何解释。

  批评者无视中国反复重申的反对将单一发展模式强加于发展中国家,而将“一带一路”倡议诬蔑为“新殖民主义”。然而,中国越来越多地提出债务豁免,中国也比美国更愿意资助别国的国家建设。中国人现在比美国人更支持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中国的思想认为差异是国际关系的本色。中国没有宣称自己具有世界性的优势,因此中国不喜欢把自己称为“超级大国”。“和合”包含了“利”和“仁”,接受平等和互惠的地位。而“霸权”则为帝国主义、殖民和新殖民主义张目,认可战争是权力的必要延伸。外国给中国贴上“崛起中的超级大国”标签也是缺乏尊重的表现。

  随着对中国“过去和现在”不完整、甚至是扭曲的理解,接触的机会已丧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未能以尊重、对等方式倾听的结果。最初推动澳大利亚承认中国的前总理惠特拉姆曾经说:“我们期望中国相信我们的最好意图,而我们却选择相信他们的最坏意图。”

  对“中国威胁论”的严重夸大是一个错误!对“中国威胁论”的错误解读有可能导致前总理陆克文所说的,在“绝对不必要的战争”中对国家资源进行重大的错误分配。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重启,需要超越威慑的陈词滥调,根据对中国“过去和现在”的更明智解读来进行。澳大利亚可以采取灵活策略,独立地保持与美国的关系,同时基于“伙伴关系”原则与中国互惠往来,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包容差异。(作者罗纳德·基斯,乔恒译)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汽车之家发布2025年Q3财报:AI与O2O双轮驱动 生态布局加速落地
  • 今日辟谣(2025年10月30日)
  • 加拿大森林大火持续肆虐 温哥华岛交通中断、物资供应受阻
  • 联合国未能说服西方将俄农业银行重新接入SWIFT系统
  • 社院青年来谈“新”丨《草原共绘同心圆》——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 今日辟谣(2025年10月30日)
  • 中国女子被绑架?我驻柬埔寨使馆回应:传言不属实|破谣局
  • 联合国总部首次因空气污染放弃升旗
推荐内容
  • 台胞大陆扎根“地摊经济”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
  • 伊朗驻沙特大使馆重新开馆
  • 波音787客机存在新缺陷 或推迟交付
  • 教育合作育英才 湾区奔涌新活力
  •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观察:打造智慧参会新标杆
  • 美国州际公路坍塌事故被升级为危险品事件